新華社沈陽1月19日電(記者王瑩 孫仁斌 朱輝)“媽媽,這個‘大白’是個外國人!”不久前,在遼寧沈陽皇姑區北飛社區第三輪核酸檢測點排隊人群中,一個小女孩指著身穿防護服的梅西好奇地說。
梅西向小女孩比了個愛心,孩子被逗笑了。幾位居民站得很近,他快步上前做個手勢,用流利的漢語說:“對不起,請保持一米距離。”
25歲的梅西是尼日利亞人,他在沈陽醫學院攻讀臨床醫學專業,在沈陽已經生活了5年。2020年底以來,沈陽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一些居民小區封閉,人們減少外出,待在家中配合防疫。為助力疫情防控,沈陽醫學院先后派出6批、751名大學生志愿者,參與沈陽疫情防控工作。梅西等外國留學生自告奮勇參加。
“我是尼日利亞的孩子,也是中國的孩子。去年疫情,學校的老師和普通老百姓給留學生很多幫助,我們被保護得很好,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手拉著手,一起渡過難關!”
見到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走向檢測點,他連忙跑上去攙扶著老人,把他送到門口。根據防疫要求,室內避免人員聚集,志愿者只能在室外工作。寒風中,這個陽光開朗的小伙子不時蹦跳幾下御寒。雖然寒冷,但他對能參加這樣的活動很興奮:“能為大家做點事,我很高興。”
梅西的“師弟”,在沈陽醫學院讀大四的學生莫西也身穿防護服出現在志愿者隊伍中。莫西是坦桑尼亞人,他的家人對他在中國學習生活感到安心:“家里人覺得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疫情控制得很好,雖然沈陽最近出現疫情,相信很快就能控制住,因為大家太團結了!”
測體溫,填報表,維持秩序,沈陽-20℃的嚴寒中,莫西忙得不亦樂乎。
“最近大家開始注射疫苗,等疫苗大規模接種,那時疫情就會被打敗,我們一定會贏得勝利。”莫西堅定地說。
南蘇丹共和國的女孩慶幸在檢測點外的一條長桌旁幫一名老奶奶登記身份證信息。為節省檢測時間,社區印制了公民個人信息填報表,大家需要帶著表格進站檢測。
“這都是很簡單的工作,我們是醫學生,除了幫大家填表格,維持秩序,還可以跟大家講一些防護的常識,能夠幫助大家共同抗擊疫情,我們很高興。”慶幸說。
據了解,這次疫情防控中,沈陽醫學院36名留學生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儲備庫,其中20名校外留學生志愿者參加疫情期間社區的志愿服務。此外,沈陽醫學院校園里還有32名校內留學生組建了留學生校園巡邏隊,他們每天為同學測體溫、督促正確佩戴口罩、宣傳防疫知識、定期對宿舍消毒、給同學們剪頭發、做翻譯,成為老師們的得力助手和同學們身邊的“暖心大白”。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Copyright © 2005 - 2020 Tielingtv.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607182
遼ICP備:18017703號
遼公網安備 21120202000090號
鐵嶺廣播電視臺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監督舉報熱線:024-72215687 舉報郵箱:tltvjubao@163.com